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2025年双11刚刚落幕,本次大促中消费者的购物偏好呈现哪些新趋势?他们的真实体验感受如何?对平台的满意度有何差异?

一项覆盖5000余名消费者的《双11收官消费满意度调研》显示,62.9%的消费者认为 “平台少套路,不背刺消费者,真诚、透明” 是最影响整体满意度的核心因素,占比远超其他选项,“不被背刺” 已成为消费者在大促中的首要期待。综合来看,消费者对购物体验的评价已形成 “真诚透明为核心、产品及价格为基础、履约服务为保障”的完整体系,在产品、价格、服务三大维度,京东均以超7成的认可率成为消费者满意度最高的平台,满意度位居行业第一。

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3C数码、家电线上份额稳居第一

今年双11呈现出鲜明的进化特征:促销周期再度拉长, AI技术全面深度落地,同时玩法持续简化,官方立减、一件直降等逐步取代复杂凑单,直击消费者对购物效率的需求。此外,多种创新消费业态首次深度融入大促战局,外卖、即时零售、本地生活等实现远场电商与近场履约的协同。

在满意度上,调研数据显示,“活动周期长,时间更充裕”(46.1%)成为消费者最满意的体验;“现货直发,到货更稳定”(43.2%)与“价格直降,不用反复算满减”(43.0%)共同构成他们最珍视的“确定性体验”。流程顺畅度同样备受认可——“下单、付款、领券流程更顺”(39.4%)与“售后服务顺畅,退换货省心”(38.3%)分别成为购前与购后两个核心满意点。

艾瑞咨询报告显示,“跨平台、跨品类”成为了本次双11主流趋势。单个消费者平均在3.7个平台有过消费,京东、淘宝/天猫仍占据核心电商消费入口。在具体品类上,调研显示,满足生活需求的日用快消(50.5%)与食品生鲜(46.7%)稳居前列,数码电子(39.9%)与家电(25.4%)等高价品类仍保持稳定;而在购买减少的品类中,奢侈品(11.0%)与服饰鞋帽(18.9%)等非刚需品类则出现降温。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在平台表现上,艾瑞报告显示,京东在3C数码与家电两大核心品类的线上市场份额均位居第一,其中,3C数码领域京东占比约60%,家电领域同样稳居全渠道首位。在3C数码领域,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主力品类保持高热度,AI设备、运动相机、便携电源等新兴产品销量同比显著增长。而在家电领域,干衣机、中央空调等高端大家电与果蔬清洗机、净水器等健康小家电同步增长。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此外,日用百货与服装饰品也呈现稳步增长趋势,成为家庭消费的重要补充。京东在两大生活品类的销售额增速分别达到36%和3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单纯低价转向综合安心 六成消费者“拒绝被平台背刺”

双11第十七年,消费者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认知转变。调研数据显示,“平台少套路、不背刺消费者”以64.2%的压倒性比例,成为影响今年双11消费者满意度的首要因素,远超“价格真实”(46.5%)和“产品符合需求”(49.9%)等传统关注点。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大促的核心诉求,已从“低价”转向“透明与真诚”。一个“反套路、重信任”的理性消费时代正在到来。

具体来看,43.63%的消费者表示,“相比价格,更希望买得明白、省心,不在复杂规则里吃亏”,这一比例仅次于45.47%的“价格敏感型”群体。可见,“安心感”正成为双11的新关键词。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这种心态变化也反映在购物行为上。29.23%的消费者倾向“慢慢挑、反复比较,不被‘限时抢’和‘爆款’牵着走”;27.36%则表示“购物节奏更随意,不再守零点抢购”。更多人希望,参与双11不再像“考试”——要研究规则、算满减,而更像“逛超市”:需要什么买什么,不被复杂优惠绑架。

然而,理想与现实仍存在差距。尽管消费者渴望简单透明的购物体验,但多平台营销策略却依然复杂:36.8%的消费者反映“活动时间长、波次多,难辨最低价”;32.5%抱怨“优惠券繁多却用不上”;31.1%指出“叠券凑单算半天”;29.3%更遭遇“先涨后降”。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这说明消费者对平台大促的核心诉求已从追求“低价”全面转向渴望“透明”与“真诚”。一个“反套路、反背刺”的理性消费时代正在到来。

产品、价格、服务三维度全面升维 四成消费者在乎平台“真实和可靠”

今年双11,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仍聚焦于产品、价格、服务三大维度,但关注点已发生明显变化: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低价追求者”,而是更精明、更看重综合成本的“价值敏感者”。三大维度的核心诉求,最终都指向了“透明、可靠、省心”。

在产品选择中,“真实”和“可靠”成为消费者判断的核心。 “产品品质稳定,正品保障”(40.9%)与“商品信息真实,与展示一致”(40.3%)以超四成得票率,成为最基本的底线需求,也映射出今年双11行业普遍关注的“实物与宣传不符”等痛点。进一步看,35.2%的消费者重视“质价比”,34.4%关注“正品溯源保障”,显示他们愿为经过验证的确定品质支付合理溢价。丰富的选择依旧重要,但一切都必须建立在“信任”之上。

在价格层面,消费者对“公平与透明”的关注已超越“绝对低价”(31.5%)。他们最在意的三项因素分别是:“价格公平,不大数据杀熟”(37.4%),“优惠有诚意,不靠虚高原价”(37.3%)以及“活动规则透明,结算价清清楚楚”(36.7%)。“优惠方式简单直接”(36.4%)与“清晰的价保机制”(32.7%)也获得高票支持。消费者希望平台以透明规则展示诚意,以简单逻辑兑现诚意。

在在服务层面,消费者最看重“能解决问题、让人省心”的体验。调研显示,“活动规则透明,优惠清楚”(36.1%)高居首位;“商品信息详尽,有足够买家秀、问答、测评参考”(29.0%)与“配送速度快、发货及时、物流稳定”(26.5%)分列其后,凸显“透明、清晰、可靠”的服务诉求。同时,“商品咨询响应及时,客服专业、回答清晰”(26.0%)与“售后客服响应快、态度好、能真正解决问题”(21.9%)也获得较高票数,显示消费者在购前与售后环节都希望得到高效、专业的支持。

物流履约成为了信任基石,在本次双11最让人好评暖心的服务方面,57.1%的消费者认为“京东快递,物流稳定有保障”最让人安心,54.5%表示“熟悉的京东快递小哥送货上门”让体验更温暖。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48.8%的消费者认可“会员价保”等专属权益,32.6%对“180天只换不修”感到安心,24.9%提到“家电上门安装、维修”等服务。可见,服务已从“交付商品”延伸为“提供解决方案”,成为双11的主战场。

同时,行业的服务短板也被精准指出:“机器人客服不智能”(31.2%)成为主要不满,暴露AI客服在复杂需求处理上的不足;“大数据杀熟”(49.2%)和“价保不含券”(46.3%)则直指平台规则公平性与透明度问题。

确定性、可信任成统一诉求,京东包揽超7成人产品、价格、服务三项满意度第一

整体来看,消费者在价格、产品、服务三个维度上的诉求并非割裂,而是追求一种确定性、可信任的一体化体验。当被问及“哪家平台体验最稳定、不容易踩坑”时,68.7%的消费者选择了京东。

这种信任感在满意度上得到进一步印证:当被问及“产品质量、丰富度等综合体验”的满意度时,73.15%的消费者表示对京东最为满意,排名其后的是淘宝/天猫(36.16%)和拼多多(24.60%);在价格维度上,京东以72.06%的满意度居首,超过淘宝的36.16%和拼多多的27.43%;而在服务维度,京东同样以78.06%的满意度断层领先,远超淘宝/天猫(34.96%)和拼多多(23.48%)。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一个平台退换货率的高低,是售前售后服务、产品质量好坏以及价格是否稳定的“照妖镜”,最能看出平台给消费者的“确定性”是否足够。

调研数据显示,直播电商已成为退货问题的重灾区。在“退货主要发生在哪类平台”的调查中,短视频/直播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占比35.2%。更为触目惊心的是,“在直播间冲动下单了产品,结果发现货不对板不合适”也成为25.4%的消费者今年双11的遗憾之一。

在深入分析今年双11退货原因时,“看直播冲动下单,但实物和展示差太多(颜色、质地、功能都不一样),无法忍受”以及“看直播冲动买了些‘看着很香’的东西,结果到手发现根本用不上”被消费者选择的比例分别为40.4%、43.0%,“促销规则变化太频繁(券失效、价保不含券等),搞得信任感掉线”占比最高为47.3%。

其中,35.2%的消费者认为,短视频/直播平台,下单有多快,退货就有多快,实物一到立刻“梦醒”。在“退货率最低平台”的评选中,京东也以69.7%的认可率成为消费者首选。

除了综合体验稳定外,这种差异一定程度上也源于直播电商与综合电商两者完全不同的退货原因结构。综合电商平台的退货更多来自理性决策失误,而非商品质量或描述不符问题,直播电商平台反之。

今年双11,服务型消费崛起,AI与情绪消费共同驱动增长

今年双11,AI全面介入电商购物全流程成为一大趋势。虽然技术正快速融入,但仍处在初期阶段。调研显示,仅23.8%的消费者表示“经常使用,推荐精准、省时”;24.7%“偶尔使用,有帮助但不太稳定”。另有14.7%“体验一般”,16.8%“担心带有商业推广导向”。这表明AI购物功能目前仍处于技术成熟曲线的早期阶段,精准度和信任度是亟待突破的瓶颈。

尽管如此,AI购物的潜力已初露端倪。16.2%的消费者表示,因“平台推荐、AI导购‘正好懂我’”而获得了情绪价值。在数码电子等复杂度较高的品类中,AI导购或能提供专业、中立的建议。消费者对AI购物的期待也反映在对未来双11的展望中。28.8%的消费者认为“融合更多AI科技和元素,购物更智能”是2025年双11最值得延续的亮点。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价格、产品和服务之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寻求购物过程中的情感共鸣与精神满足。调研数据显示,情绪价值消费正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调研显示,15.3%的消费者因“为家人、宠物或自己买到实用好物”获得幸福感;17.7%因“国货品牌崛起”感到自豪;14.9%则在“节日氛围和仪式感”中获得情绪满足。在具体行为上,消费者购买“丑萌娃娃”(24.1%)寻求解压,收藏“金条、金豆、金手镯”(17.1%)获得安全感,尝试“奇味零食”(24.1%)满足好奇心。消费正在从实用价值走向情绪价值。

与此同时,服务型消费的增长尤为突出。

调研显示,27.1%的消费者线上下单家政、家电清洗、上门维修等服务;26.2%体验了洗车、保养等汽车服务;20.0%尝试预定酒店、机票、旅行套餐等。甚至连医疗健康服务也开始通过电商平台触达消费者。“尝试了线上问诊、买药、送药到家等健康服务”的消费者比例达到22.6%,而“给家里的老人安排了护士到家服务,在家就能量血压”也覆盖了21.9%的消费者。

双11满意度调研:时间充裕、现货直发、优惠直降广获好评,京东获超七成用户最满意首选

随着电商新业态的不断拓展,服务供给多元化,消费者也越来越重视时间、便利和专业性,而非单纯的产品所有权,电商平台如何整合这些服务资源,提供一站式生活解决方案,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战场。

这个双11,消费者完成了从“冲动购买”到“理性选择”的心态迁移。他们不再被华丽的营销话术和复杂的优惠规则所迷惑,而是用审慎的眼光评估每一次购买决策的价值。本次双11不仅是一次购物节的狂欢,更是“体验为王,信任无价”时代的开启。

Like (0)
Previous 8小时前

猜你喜欢